分庭抗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庭:庭院;抗:对等;相当;抗礼:行平等的礼。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不分上下。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
出处庄周《庄子 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例子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fēn tíng kàng lǐ
注音ㄈㄣ ㄊ一ㄥˊ ㄎㄤˋ ㄌ一ˇ
繁体分庭抗禮
正音“分”,不能读作“fèn”。
感情分庭抗礼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双方。
辨形“庭”,不能写作“廷”。
辨析分庭抗礼和“平起平坐”。都有地位平等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平起平坐”含有“权力相等”的意思;分庭抗礼没有。分庭抗礼仅用于双方;“平起平坐”多用于双方;有时也可用于多方。分庭抗礼比喻互相对立或争权;“平起平坐”不能。
谜语各部门拒收贿赂
近义词平起平坐、平分秋色
反义词齐心协力、同心协力、和衷共济
英语stand up to sb.as an equal
俄语быть на рáвной ногé
日语対等(たいとう)にふるまう,対抗(たいこう)する
德语jm als Ebenburtiger entgegentreten(sich mit jm auf gleiche Stufe stellen)
法语tenir tête à(demander l'égalité en droits avec qn.)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冠履倒置(意思解释)
- 风言影语(意思解释)
- 悬而未决(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使心用腹 | 用心思,使坏心眼。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条理。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