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仰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例子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土无寸旷,人无晷暇,俯拾仰取,宾祭有经。”
基础信息
拼音fǔ shí yǎng qǔ
注音ㄈㄨˇ ㄕˊ 一ㄤˇ ㄑㄨˇ
繁体頫拾仰取
感情俯拾仰取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国中之国(意思解释)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灯蛾扑火(意思解释)
- 亦复如是(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有机可乘(意思解释)
- 置之度外(意思解释)
- 入文出武(意思解释)
- 国士无双(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