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刀执棍的成语故事


持刀执棍

拼音chí dāo zhí gùn

基本解释拿着刀枪棍棒准备打架。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


持刀执棍的典故

妙玉自从与宝玉听了黛玉那凄凉的琴声后,恍恍忽忽地回到庵内,念完“禅门日诵”就在禅床上打坐。就是神不守舍,老是想起宝玉的话,心跳耳热。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在梦中好像有许多王孙公子要娶她,甚至有强盗持刀执棍威逼她,大病一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持刀执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债台高筑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敬业乐群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穷途潦倒 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想望丰采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自强不息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坏法乱纪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