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豕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出处南朝·梁·梁元帝《金楼子·立言》:“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马髀,强相附会。”
基础信息
拼音lóng shǒu shǐ zú
注音ㄌㄨㄥˊ ㄕㄡˇ ㄕˇ ㄗㄨˊ
繁体龍首豕足
感情龙首豕足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牛头不对马嘴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解释)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错综变化 | 错综:交错综合。形容头绪纷繁,变化多端。 |
狐群狗党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贫贱不移 |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