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例子《元史·岳柱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
基础信息
拼音mín wéi bāng běn
注音ㄇ一ㄣˊ ㄨㄟˊ ㄅㄤ ㄅㄣˇ
感情民惟邦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统治者。
近义词民为邦本
英语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青出于蓝(意思解释)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释)
- 说来话长(意思解释)
- 皮松肉紧(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