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风响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望:看。风:风声。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就积极响应。
出处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风响应。”
例子《英雄记》:“公孙瓒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
基础信息
拼音wàng fēng xiǎng yīng
注音ㄨㄤˋ ㄈㄥ ㄒ一ㄤˇ 一ㄥ
繁体朢風響應
感情望风响应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整整齐齐(意思解释)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头上末下(意思解释)
- 无恶不作(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 一弹指顷(意思解释)
- 比翼鸟(意思解释)
- 为万安计(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倒栽葱 |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
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酒囊饭袋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见所不见 | 见“见所未见”。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同功一体 |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