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一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例子《明史·王端传》:“文职有未识一丁,武阶亦未挟一矢。”
基础信息
拼音wèi shí yī dīng
注音ㄨㄟˋ ㄕˊ 一 ㄉ一ㄥ
繁体未識一丁
感情未识一丁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没有文化。
近义词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英语not to know A from B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服牛乘马(意思解释)
- 迟疑不决(意思解释)
- 此一时彼一时(意思解释)
- 众多非一(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叶知秋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顾影自怜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