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小人得志 |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
高耸入云 |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致远恐泥 |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