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木揭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例子臣闻田虎斩木揭竿之势,今已燎原,非猛将雄兵,难以剿灭。(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ǎn mù jiē gān
注音ㄓㄢˇ ㄇㄨˋ ㄐ一ㄝ ㄍㄢ
繁体斬木揭竿
感情斩木揭竿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造反。
近义词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学以致用(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举措不当(意思解释)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释)
- 皮松肉紧(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声东击西 |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
道骨仙风 |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
任人唯亲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