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yīn

知音

拼音zhī yīn
注音ㄓ 一ㄣ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知音[ zhī yīn ]

⒈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⒉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⒊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

引证解释

⒈  通晓音律。

《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
《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 汉 桓谭 《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
宋 周邦彦 《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 周郎。”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

⒉  《列子·汤问》载: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琴。 伯牙 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 说“峩峩兮若 泰山”;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说“洋洋兮若 江 河”。 伯牙 所念, 锺子期 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伯牙 絶絃於 钟期,仲尼 覆醢於 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復此别知音。”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 弯弯绕 ﹞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

⒊  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国语辞典

知音[ zhī yīn ]

⒈  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见《列子·汤问》。后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

《文选·古诗一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复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知己 知交

英语intimate friend, soul mate

德语Herzensfreund, bester Freund (Eig)​

法语ami intime, ami fidèle

分字解释

※ "知音"的意思解释、知音是什么意思由文国词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诚信可以是对情感而言的。伯牙、子期,一个抚琴,一个听音,衣袂飘飘,风清云淡,于是在高山流水中结为知音,并庄严约定;后来,故人逝去,再无知音,伯牙宁可断琴。这“约定”与“断琴”,便是对友谊的诚信。

2.歌为知音而唱,酒为亲信而醉,情为间隔而贵,心为路遥而思,月为痴情而羞,星为恋爱而美,桥为流水等候,我为朋友祝愿,祝你秒秒高兴。早上好!

3.圣香的灵魂有一种奇怪的颜色,他看得清楚别人,别人的灵魂却无法与他交融.他所想的事往往径直超越了很多东西,隐隐约约接触到并非常人所能理解和逾越的东西.那个境界和思想都太寂寞了,所以圣香他……没有知音.藤萍

4.茫茫人海相逢是缘分;芸芸众生相知是福气;年年月月相交是情谊。高山流水,知音难求;你我手足,兄弟情深。4月17铁哥们日,我最好的哥们快乐!

5.邂逅谁家一女郎,玉肌兰气郁芳香,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

6.小王在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首奖,高山流水得遇知音,让他激动得流下眼泪。

7.说后宫佳丽都机关算尽,算尽了心血不过谋生谋情,情薄时还可于云端立命,才不枉此间耗尽这柔情,是苦心孤诣还装作无意,无意让一人够做你知音,有知音不过多道目光怜悯,知如是情状何必去期许。少司命

8.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

9.林中落英缤纷,白衣胜雪的我屈膝而坐,轻抚瑶琴,你静立一旁,是我惟一的知音。于是,你我成就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对牛弹琴。

10.主人,老头子也只知道这么多,此事憋闷于心一百多年,连一个知音识趣者也找不到,今天总算完成上任神长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