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jìng

行径

拼音xíng jìng
注音ㄒ一ㄥˊ ㄐ一ㄥˋ

繁体行徑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行径[ xíng jìng ]

⒈  行为,举动。

act; action;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行逕”。通行的小路。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逕,荒畴不復田。”
唐 韩愈 《山石》诗:“山石犖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诗:“壁下即溪流,峻絶无行径。”

⒉  亦作“行逕”。行为;举动。

元 睢玄明 《耍孩儿·咏鼓》套曲:“乐官行径咱参破,全仗着声名过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山人·山人歌》:“张 以母老,至庚辰科即絶意公车。足跡不入公府,与 王 行逕迥别,故有此歌。”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平日行径如此,所以 唐 仲友 也与他相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范吕二公》:“予与 介儒 生平行径臭味无一不同。”

国语辞典

行径[ xíng jìng ]

⒈  道路。

《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唐·韩愈〈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⒉  行为、举动。

明·高濂《玉簪记·第一六出》:「他独自理瑶琴,我独立得苍苔冷,分明是西厢行径。」
《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在此数年,布衣蔬食,不过仍旧是儒生行径。」

行动 行为

⒊  行踪、行迹。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娼家行径没根蒂的,连夜走了,那里去寻?」

分字解释

※ "行径"的意思解释、行径是什么意思由文国词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粉红花骨朵,白白小熊衫,蹦蹦跳跳小碎步,甜甜蜜蜜浅笑颜。最可爱的造型,最活泼的行径,过最欢快的愚人节!朋友,节日快乐!

2.他受着幸福的梦境的诱惑,经过周密的选择,居然前所未有地屈从于明知是罪大恶极的行径。

3., 对于歹徒残暴的行径,每个人都义愤填膺,咬牙切齿。

4.虽然他一再伪装以掩人耳目,然而在事证确凿下,他贩毒的行径终于图穷匕见。

5.你竟然对自己提出的议案投下反对票,这种行径简直是自相矛盾!

6.恐怖分子的罪恶行径,使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大动公惯,同声谴责。

7.一部分别有用心的“健忘者”的丑恶行径,时刻在提醒着爱好和平的人们,拒绝真实的历史记忆,就不会有深邃的总结和反思。

8.而且就因为自己师傅的缘故,居然动用五人来堵截自己,甚至收买了布鲁斯科,对方的卑劣行径和宣传真善美,光照世人的教廷宣言南辕北辙。

9., 侵略者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辩护,结果是欲盖弥彰,反而露出了狐狸尾巴。

10.得知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径后,她急匆匆地责问他:“你为什么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