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
词语解释
祭奠[ jì diàn ]
⒈ 为追念死者并安抚其在天之灵而举行仪式。
例祭奠亡魂。
英obit; offer a sacrifice to; hold a memorial ceremony for;
引证解释
⒈ 置供品于灵前或墓前祭祀。
引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朝饗宾主之仪,祭奠殯葬之变,郊祀禘祫之法,社稷山川之礼,皆可减省,务令俭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祭奠之楷,宜恭且哀。”
《红楼梦》第一〇九回:“我也时常祭奠。”
老舍 《茶馆》第三幕:“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国语辞典
祭奠[ jì diàn ]
⒈ 设置供品于灵前或墓前祭吊死者。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祈祷之式,必诚以敬;祭奠之楷,宜恭且哀。」
《北史·卷一一·隋高祖文帝本纪》:「既宗祀废绝,祭奠无主,兴言矜念,良以怆然。」
英语to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to hold or attend a memorial service
德语gedenken, eine Gedenkfeier abhalten (S)
法语offrir des sacrifices aux dieux ou aux ancêtres
分字解释
造句
1.屈原投江为国家,百姓祭奠龙舟划。千百年来成传统,端午佳节是佳话。家家裹粽手艺夸,人人香包身边挎。问候祝福全到家,各个乐得笑哈哈。祝你端午节快乐!
2.1925年5月18日,贺龙回到分别了五年之久的家乡桑植洪家关,祭奠祖先,看望亲族故友。
3.连日来,在“网上杨业功纪念馆”,2万多名官兵网上献花、1万多人点烛祭奠,表达对“导弹司令”杨业功的敬仰之情。
4.兑现这一千一万个梦想,才能祭奠那无数舍身成仁的亡灵;兑现这一万一亿个梦想,才能抚平这一百多年的刻骨痛楚。
5.坟前拜一拜,焚香烧一烧,纸钱挂一挂,祭奠祭奠祖先;山水览一览,春景赏一赏,踏青转一转,拥抱拥抱自然。清明节到了,愿你的生活如春花盛开红艳艳!
6.在浩浩狼烟和刀光血影面前,他那点孱弱的文化人格只能归结于灭寂和苍凉,归结于一场酸楚的祭奠和无可奈何的悲剧性体验。
7.我想是我该安静的离开了。离开那个我用尽一生苍老来疼爱的你。离开那个有着我们美好回忆的城市。曾经那首我们在一起百听不厌的,也成了触碰我心碎的爱情祭奠品了。
8.1月浮想联翩,2月心头微颤,3月风筝舞蓝天,4月祭奠祖先,5月劳动一天,6月歌声与欢笑,7月党旗飘,八一军威无限,9月尊师重教,十月国庆快乐!
9.让潇潇春雨化解强烈的思念,让悠悠纸鸢承载美好的祝愿,让荧荧蜡炬诠释醇厚的情结,让条条短信传递我无刻不在的牵挂:清明节到,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先贤的祭奠,还有对身边人的珍惜,和善!
10.黯然飘逝的南沙战友,25年弹指一挥,情不自禁,谨用一行清泪为你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