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í yán
注音ㄓˊ 一ㄢˊ
繁体執言
⒈ 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例执言守事,无所违禁。
英make positive assertions;
⒈ 拿出主张;建白。
引《易·师》:“田有禽,利执言,无咎。”
王弼 注:“物先犯己,故可以执言而无咎也。”
孔颖达 疏:“故可以执此言往问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自今詔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⒉ 谓坚持自己的话,不改口。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公曰:‘井有死人,恐未必即是汝夫。’妇执言甚坚。公乃出尸于井,视之,果不妄。”
⒊ 借口。
引《金史·叛臣传·张觉》:“及 金 人伐 宋,竟以纳 平州 之叛为执言云。”
1.爱卿敢于仗义执言,说明爱卿胸怀坦荡,朕很欣慰。
2.身先士卒,勇闯事件现场,只为把一线新闻抓;跋山涉水,深入不毛之地,只为把真实事件发;仗义执言,不怕恐吓欺诈,只为把百姓呼声传天下。记者们,你们辛苦了。愿你们身体健康,平。
3.那个候选人是个色厉内荏之人,他从来没有勇气为任何事业仗义执言。
4.猎场之中,没有仗义执言,除非是刚刚进入猎场的菜鸟新人,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5.储安平这种不顾私人恩怨的仗义执言的风格让人敬佩。
6.随后,基督教会也仗义执言,主张仁爱和平,摒弃仇视恶念,遵行助人恕人之圣洁。
7.霍祺芬陪二太太从大少爷房里出来经过走廊,刚好看见这一幕,每次看到三太太嚣张跋扈欺负别人的时候,她都忍不住仗义执言。
8.好样的小伙子,你不仅能替我们公安机关勇擒恶性嫌疑人,还能为底层的弱势群体仗义执言,明天的市委常委会我就提出倡议,在全市掀起向你学习的活动。
9.仗义执言的同时更要从善如流。
10.又请刚才仗义执言的李璐照顾江清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