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
词语解释
小草[ xiǎo cǎo ]
⒈ 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统称。中药远志苗别名。指茶叶。草稿。谓草书之字形小巧者。
引证解释
⒈ 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统称。
引《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前溪歌之五》:“黄瓜是小草,春风何足叹。”
明 杨慎 《续百一诗》之十五:“葛藟縈樛木,兔丝附女萝;夭夭二小草,洪荫仰巨柯。”
⒉ 中药远志苗别名。
引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远志苗曰小草,根曰远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 始有 东山 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 桓公 司马。于时人有餉 桓公 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 谢 :‘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 谢 未即答。时 郝隆 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谢 甚有愧色。 桓公 目 谢 而笑曰:‘ 郝参军 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
后以小草喻平庸。亦含虽怀远志而遭际不遇之慨。 宋 陆游 《涧松》诗:“药出山来为小草,楸成树后困长藤。”
金 元好问 《洞仙歌》词:“似山中远志,谩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
明 吴承恩 《赏花钓鱼谢表》:“臣等小草,愧乎出山涸辙。”
⒊ 指茶叶。
引宋 张祁 《答人觅茶》诗:“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
⒋ 草稿。
引《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愿明府勿以 仲父 之言假於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
清 查慎行 《自题癸未以后诗稿》诗:“论卷排成手自删,多惭小草落人间。”
⒌ 谓草书之字形小巧者。 唐 怀素 有《小草千字文》。
引宋 陆游 《村圃》诗:“小草临池学,新诗满竹题。”
明 陆深 《书辑》:“羲 献 之书,谓之今草;结构微眇者,谓之小草。”
国语辞典
小草[ xiǎo cǎo ]
⒈ 草类植物的泛称。
例如:「花圃里的小草又长高了。」
⒉ 书法上指草书中形体较小,笔画较简省而不易辨认的字体,相对于大草而言。如唐朝 怀素有〈小草千字文〉。
⒊ 罗马字母小写的书体。
分字解释
造句
1.小草小花垂头丧气,树叶一动不动,树上的知了不停的叫着,好像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快下一场雨吧!"。
2.在春色满园的温暖时节,当所有的花红柳绿在悄悄绽放的时候,在一望无垠的大地上,小草依旧在百花盛开过后,默默地在土壤之下慢慢地翘首期待春风的吹拂,待春光漫过了无边无际春天的花海时,小草就会焕发出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又一次向大自然阐释了生命的意义。
3.那穿透在竹林中点点滴滴的阳光,没有初阳那么磅礴,不像夕阳那么惆怅,更无雨过天晴的妩媚,而是若隐若现、迷惘得似乎让人琢磨不透。但就是这样的阳光,从竹林中穿照而下,让竹林深处的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得以茁壮成长。
4.我爱春天。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也越发变得葱绿了,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远处看时感觉嫩绿嫩绿的,而走到近处时,却看不出一点儿绿。这大概就是韩愈所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吧!
5.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太阳把大地烤得像蒸笼似的。大树垂着头,小草弯着腰,大黄狗趴在树阴下伸着舌头喘气,河里的水也被晒热了太阳晒得地皮发烫,我们只好躲在家里。
6.情霜雪的洗礼,顽强的小草在萌发.次第的柳叶,翩然起舞,春的气息孕育着生命的开始,沉寂的冰河已然销声匿迹。
7.春天来啦小草地嫩芽也忍不住春风地呼唤探出啦小脑壳春天来啦,小草从土中探出啦调皮地脑壳。
8.小草的一对小叶晶亮碧绿,还带着雨露洗过的痕迹。叶片之间,更是晶莹透明。顶部就像用翡翠雕成似的,充满了勃勃生机。
9.生命是小草,脆弱但却坚强;是大河,生生不息;是云朵,变化莫测。
10.一堆黄色的小草中,有那么一些发绿的小草傲然挺立着。
相关词语
- xiǎo huì zǐ小会子
- xiǎo lù小路
- xiē xiǎo些小
- yáo cǎo qí huā瑶草奇花
- cǎo mù草木
- cǎo běn草本
- xiǎo xiǎo shuō小小说
- mù cǎo牧草
- zhēn cǎo珍草
- cǎo wā草洼
- yǎn cǎo běn演草本
- màn cǎo蔓草
- cǎo chǎng草场
- cǎo shèng草圣
- cǎo dì草地
- dú cǎo毒草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yáo xiāng cǎo遥香草
- shè xiāng cǎo麝香草
- pí cǎo皮草
- xiān cǎo仙草
- pái cǎo xiāng排草香
- cǎo yě草野
- xiǎo píng qián小平钱
- jī cǎo chí积草池
- bì cǎo碧草
- cǎo sǎ草靸
- luò cǎo落草
- dào cǎo稻草
- xiǎo nián yè小年夜
- yáo cǎo qí pā瑶草琪葩
- yě cǎo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