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
词语解释
滴滴[ dī dī ]
⒈ 一滴一滴。
⒉ 象声词。
⒊ 附着于某些形容词,表示“满量”,含有“很”的意思。常用以形容色、光和韵味的浓郁、充沛。
⒋ 与数词“一”连用表示少量。
⒌ 见“滳滳”。
引证解释
⒈ 一滴一滴。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作漉酪法:八月中作。取好淳酪,生布袋盛;悬之,当有水出,滴滴然下。”
唐 苏颋 《兴州出行》诗:“滴滴泣花露,微微出岫云。”
《儒林外史》第一回:“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眼泪--许久以来干枯了的眼泪,滴滴地掉在孩子的嫩脸上。”
⒉ 象声词。
引唐 令狐楚 《赋山》诗:“古巖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唐 段成式 《醉中吟》:“只爱槽牀滴滴声,长愁声絶又醒醒。”
⒊ 附着于某些形容词,表示“满量”,含有“很”的意思。常用以形容色、光和韵味的浓郁、充沛。
引唐 唐彦谦 《留别》诗之二:“野花红滴滴,江燕语喃喃。”
宋 欧阳修 《初夏刘氏竹林小饮》诗:“猗猗色可餐,滴滴翠欲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滴滴风流,做为娇更柔,见人无语但回眸。”
⒋ 与数词“一”连用表示少量。
引秧歌剧《锺万财起家》第一场:“打下一滴滴粮食,又叫我那浪荡子男人偷偷摸摸去换了洋烟吃了。”
秧歌剧《锺万财起家》第二场:“这难熬下去咧!……有一滴滴烟灰吃吃就好咧!”
⒌ 见“滳滳”。
国语辞典
滴滴[ dī dī ]
⒈ 水点连续下注。
引唐·李商隐〈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甘膏滴滴是精诚,昼夜如丝一尺盈。」
⒉ 形容词语尾。
引《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年纪约有五十余岁,一部浓须,好个相貌,那旁一个娇滴滴女子,看上去想是他的家眷了。」
分字解释
造句
1.在一个宁静的晚上,人们正在床上做梦时,突然发出一声巨响,跟着便听到檐前滴水的声音,滴滴答答的节奏就像一首催眠曲,响个不停,越响越快,我好像被催眠一样,跟着便睡着了。
2.秋风是快乐的,只见它轻轻地弹奏着泉水,泉水发出清脆的音符,它愉快地拨弄着小溪,挥起一滴滴晶莹的水珠,水里的小鱼儿都被秋风的精彩表演所吸引,乐得蹦出水面,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
3.窗外,下雨了,雨点滴滴答答……滴落的声音,好像一首动人的歌谣……使人如醉如痴。
4.那一双双眼睛炯炯有神,但眼角密而深的鱼尾纹却道破了“玄机”诉说着它们的饱经风霜。从小到大,它们时时刻刻注视着你,记录着你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亲人的眼睛里诉说对你的爱,对你的关怀,望着他们的眼睛告诫自己:我要成为他们的骄傲。
5.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雨儿淅淅沥沥地落在对面的房顶上,随后又变成了一滴滴闪亮的雨珠顺着瓦片迅速落下,宛如断了线的珠子。莫非春姑娘下凡时撒在人间的?还是天上的仙女不小心丢了心爱的珍珠项链……万物复苏了,它们被雨洗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漂亮。
6.追求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一时的大意,人们往往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以一种空杯的心态去获得那点点滴滴的知识。
7.轻风舞动着的雨丝,洒满了那摇曳的树木、花草和青山绿野上,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汇集在了一起,又弥漫开来,形成了雨雾,被轻风携起,翻转飘渺,如诗如画,宛如仙境。
8.童年像一艘帆船,载着点点滴滴在水中荡漾;童年像一阵清风,把不愉快的事吹向远方;童年像一朵小花,虽然孤单,但很快乐,因为有大树在呵护;童年像一本厚厚的相册,记录着你每天变化的心情。
9.现在的杨忆,闭目塞听,全神贯注,全部的精神已经沉浸在了蛋中,全力将斗气灌入蛋中,头上渗出滴滴豆大的汗珠。
10.十一、爱护我们的地球从点点滴滴做起。
相关词语
- dī dī滴滴
- yī dī一滴
- yī diǎn yī dī一点一滴
- jiāo dī dī娇滴滴
- diǎn diǎn dī dī点点滴滴
- dī dī tì滴滴涕
- diǎn dī点滴
- yǔ dī雨滴
- yàn dī砚滴
- dī shuǐ nán xiāo滴水难消
- lòu dī漏滴
- lèi rú quán dī泪如泉滴
- dī diǎn滴点
- dī lú滴卢
- lù dī露滴
- yí dī遗滴
- ǒu xīn dī xuè呕心滴血
- jīn dī津滴
- xì dī细滴
- dī liū滴溜
- yún dī云滴
- yú dī余滴
- dī de滴得
- dī xuè滴血
- yán dī研滴
- dī yuán滴圆
- xuè dī chóng血滴虫
- dī lín滴淋
- yán dī檐滴
- shū dī书滴
- dī zhū滴珠
- dī rǔ滴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