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
词语解释
晦日[ huì rì ]
⒈ 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唐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德宗·贞元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
引证解释
⒈ 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引《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
《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会 翊 帐下, 徐元、孙高、傅婴 等杀 览 员” 裴松之 注引《吴历》:“晦日设祭除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晦日,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顶 遇 大山 土司之从子 阿笼。”
章士钊 《赵伯先事略》:“伯先 取晚轮,以晦日晨达 广州,而事已前败,七十二烈俱殉。”
⒉ 唐 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 德宗 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参见“中和节”。
引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
浦起龙 心解:“唐 以正月晦日为中和节。”
仇兆鳌 注引 洪仲 曰:“《唐志》:德宗 时 李泌 请废正月晦日,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则是前此以晦日为节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韩滉晦日呈诸判官》:“‘晦日新晴春意饶,万家攀折度长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东风换柳条。’ 唐 人以正月三十日为晦日,君臣宴饮,应制赋诗。”
《四库全书总目·小说二·独醒杂志》:“唐 改正月晦日为中和节,载於 鄴侯 家传。当时尝以命题试士,其诗载於《文苑英华》,本非僻事,而试官谬举清明寒食之説, 敏行 亦不能纠正。”
国语辞典
晦日[ huì rì ]
⒈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引《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晦日用兵,兵法所忌。」
反朔日
※ "晦日"的意思解释、晦日是什么意思由文国词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优良的反义词(yōu liáng)
更换的反义词(gēng huàn)
反常的反义词(fǎn cháng)
寻找的反义词(xún zhǎo)
出售的反义词(chū shòu)
特别的反义词(tè bié)
气息奄奄的反义词(qì xī yǎn yǎn)
美德的反义词(měi dé)
破坏的反义词(pò huài)
主攻的反义词(zhǔ gōng)
秋天的反义词(qiū tiān)
结婚的反义词(jié hūn)
保持的反义词(bǎo chí)
熟食的反义词(shú shí)
指点的反义词(zhǐ diǎn)
黝黑的反义词(yǒu hēi)
远处的反义词(yuǎn chù)
忧心忡忡的反义词(yōu xīn chōng chōng)
答案的反义词(dá àn)
至宝的反义词(zhì bǎo)
死路的反义词(sǐ lù)
一模一样的反义词(yī mú yī yàng)
物化的反义词(wù huà)
兴旺的反义词(xīng wàng)
拾遗的反义词(shí yí)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