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
词语解释
选举[ xuǎn jǔ ]
⒈ 选取任用贤才。
例选举总统。
英elect;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选拔举用贤能。自 隋 以后,分为二途:举士属礼部,包括考试与学校;举官属吏部,掌管铨选与考绩。正史自新、旧《唐书》以下至《明史》皆有《选举志》。
引《文子·上义》:“仁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虑足以决轻重之权,此上义之道也。”
《北史·牛弘传》:“弘 在吏部,先德行后文才,务在审慎…… 隋 之选举,於斯为最,时论服 弘 识度之远。”
宋 苏轼 《省试宗室策问》:“先帝独见远览,恩义并用,增修教养之法,肇开选举之路,盖十有餘年矣。”
严复 《原强》:“欲讲实学,非易立选举之法则,开用人之涂,而废八股、试帖、策论诸制科不可。”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梅福 有言:不循伯者之道,欲以 三代 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 伯乐 之图,求騏驥於市也。”
⒉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
引郑观应 《盛世危言·公举》:“考各国议员选举之例,为民主、君民共主等国最重之典章。”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大会上进行民主选举,我爸爸即刻成为当地要人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一〇三章:“您真有两下了。往后选举,我看这个妇女主任得您当了。”
国语辞典
选举[ xuǎn jǔ ]
⒈ 择善而推举。
引《淮南子·兵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志,谋虑足以知强弱之势。」
近推选
反指定
⒉ 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依规定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某种职位 的一种程序。
最近近义词查询:
传染的近义词(chuán rǎn)
儿女的近义词(ér nǚ)
事主的近义词(shì zhǔ)
实施的近义词(shí shī)
报告的近义词(bào gào)
反常的近义词(fǎn cháng)
轻松的近义词(qīng sōng)
大小的近义词(dà xiǎo)
明显的近义词(míng xiǎn)
赶早的近义词(gǎn zǎo)
连年的近义词(lián nián)
附近的近义词(fù jìn)
人力车的近义词(rén lì chē)
意外的近义词(yì wài)
重新的近义词(chóng xīn)
宣布的近义词(xuān bù)
黑点的近义词(hēi diǎn)
形状的近义词(xíng zhuàng)
当地的近义词(dāng dì)
完毕的近义词(wán bì)
集团的近义词(jí tuán)
首都的近义词(shǒu dū)
冬眠的近义词(dōng mián)
若即若离的近义词(ruò jí ruò lí)
得过且过的近义词(dé guò qiě guò)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