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
出自宋代:张元干的《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露坐榕阴须痛饮,从渠叠鼓频催。暮山新月两徘徊。离愁秋水远,醉眼晓帆开。
泛宅浮家游戏去,流行坎止忘怀。江边鸥鹭莫相猜。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送别的情景。词人的朋友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词人为他饯行,坐在榕树之阴,痛饮美酒,以壮其行。二人依依难舍,全然没有顾及到叠鼓频催,促人登舟。二人一直饮到暮色苍茫新月已经悄悄地徘徊于山巅。离愁缕缕,有如秋水,二人不忍遽别。友情之深,留恋之意尽在不言之中,场面由热烈而渐次清静,又为二人留下许多畅叙衷肠的机会。由月上暮山,到次日天明,晓帆将开,二人皆已醉意朦胧,纵然难舍,也到了不得不分手的时候。
换头,化愁为慰,友人被召赴行,词人对他寄予殷切的希望,也许可以为抗金贡献力量,现在友人全家都欢欢乐乐地走了,江上行船要忘掉一切疑虑,江边的鸥鹭也不要猜疑。最后他借苏轼鸿雁归来的典故说明南宋朝廷的形势是好的,此去也许会一帆风顺。词人和他的友人都是主战派,当时秦桧之流为了卖国求荣,陷害了许多爱国大臣,鉴于宇文德和被召、吉凶未卜,尚有隐忧,故词人写词鼓励他、宽慰他,同时也把抗金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词人襟怀坦白,眼界开阔,忧国之意常现于笔端,虽为送别之词,却未写一般的离愁别绪,政治上的志同道合使全词充溢着浩然正气和豪放之情。
张元干简介

宋代·张元干的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猜你喜欢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 宋代 晏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出自 唐代 岑参: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出自 唐代 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出自 宋代 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出自 宋代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出自 宋代 王沂孙: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