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蝉

[唐代]: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早蝉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农历六月初七的时候,江边树上的蝉开始鸣叫了。

蝉躲在石楠树茂密的树叶里,在傍晚的时候叫上两三声。

蝉这一叫让我忽觉自己鬓角已白,也回不去以前的家了。

秋风还没开始吹,悲伤的情绪就已从心底泛起。

回想以前还在东宫任职时,总是在槐花树下听蝉鸣。

现在无限的愁绪,就像白云覆盖城市,让人透不过气来。

注释

石楠:蔷薇目、蔷薇科、石楠属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

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耳际之发。

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代指太子所居的东宫。

湓城:瑞昌市西清湓山。清湓山有井,形如盆,因号湓水,城曰湓城 。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共有诗(2585篇)

猜你喜欢

夏日楼居漫兴二首 其二

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闲似隐居。苦吟迟得句,倦读卧看书。

山色凭阑外,花香退食余。老亲身更健,千里寄双鱼。

秋后夜起述怀

明代林景清

暗数流光似掷梭,平生事业愧蹉跎。不堪卧病经旬久,添得新愁万种多。

篱菊幽香才破萼,井梧凉叶乍辞柯。扶筇试向窗前看,强学吟翁一醉歌。

再次韵十首

宋代陈造

曲巷才人迹,泥涂没屐深。

未妨冲雨到,要伴掉头吟。

汉铙歌十八曲 其十七 远如期

明代王世贞

远如期,招四夷。皇帝坐殿上,麒麟辟邪,符拔騊駼。

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诏司农,罢轮台。皇帝坐殿上,干羽舞两阶。

过曹钧隐居

唐代钱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为人。不居众芳下,宁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节,攻文还守真。素书寸阴尽,流水怨情新。
济济振缨客,烟霄各致身。谁当举玄晏,不使作良臣。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

明代郭之奇

龙门通世好,虎刹获新观。会晤缘非偶,登临足未艰。

层峰随野眺,曲涧恣幽盘。风入陵通气,日归寺隐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