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栽莲
[唐代]: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污溝貯濁水,水上葉田田。
我來一長歎,知是東溪蓮。
下有青污泥,馨香無複全。
上有紅塵撲,顔色不得鮮。
物性猶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棄捐。
昔在溪中日,花葉媚清漣。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門前。
这首诗是白居易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诗人在府门前看到一节莲花,莲花花枝惨败,前八句景物描写,描写了莲花的惨白景象,第九句和第十句,引出议论和感叹,同时也起到转折的作用——“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第十一句和十二局借物抒情,生存的地点不是好地方,表达白居易对现状和当下环境的不满。
第十三句和十四句则其到衬托的作用,也是借物抒情的笔法,用莲花曾经在溪中的美好时光表达自己对过去生活的缅怀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感觉自己与莲花命运相同。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共有诗(2585篇)
:
欧大任
虬髯猿臂气如虎,都人共识陈忠甫。吾乡曾表孝廉家,奕世不绝衣冠谱。
少年握管善草书,近日工诗能乐府。胡骑天山敕勒歌,公孙剑器浑脱舞。
虬髯猿臂氣如虎,都人共識陳忠甫。吾鄉曾表孝廉家,奕世不絕衣冠譜。
少年握管善草書,近日工詩能樂府。胡騎天山敕勒歌,公孫劍器渾脫舞。
近现代:
黄福基
老树酣风零叶下,土盆冻裂梅偃亚。密云酿雪散寒空,瓦屋荒畦白无罅。
欲暝不暝鸦乱翻,飘镫小阁初入夜。山泉汤鼎炉火红,打窗碎听琉璃泻。
老樹酣風零葉下,土盆凍裂梅偃亞。密雲釀雪散寒空,瓦屋荒畦白無罅。
欲暝不暝鴉亂翻,飄镫小閣初入夜。山泉湯鼎爐火紅,打窗碎聽琉璃瀉。
宋代:
葛绍体
去年花开春日和,行嗅香蕊攀柔柯。
今年花开烟雨愁,坐见落英填污沟。
去年花開春日和,行嗅香蕊攀柔柯。
今年花開煙雨愁,坐見落英填污溝。
明代:
王彦泓
掠鬓初齐侧眼看,红棉新拭镜光寒。斜回雪颈些些见,贝齿畏痕恰恼欢。
掠鬓初齊側眼看,紅棉新拭鏡光寒。斜回雪頸些些見,貝齒畏痕恰惱歡。
宋代:
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屡往来。
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複識,形容變盡鬓皚皚。
:
郊庙朝会歌辞
煌煌宝书,玉篆金缕。曷为来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
婉嬗祥云,日正当午。
煌煌寶書,玉篆金縷。曷為來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
婉嬗祥雲,日正當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