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与李长源游龙门
[金朝]:元好问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灘聲蕩高壁,秋氣靜雲林。回頭洛陽城阙,塵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風馬耳,因見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問龍門,何所似,似山陰。平生夢想佳處,留眼更登臨。我有一卮芳酒,喚取山花山鳥,伴我醉時吟。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唐代·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共有诗(549篇)
唐代:
唐彦谦
虞乡县西郭,改观揖中条。第蓄终南小,交□□□遥。
崦深应有寺,峰近恐通桥。为语前村叟,他时寄采樵。
虞鄉縣西郭,改觀揖中條。第蓄終南小,交□□□遙。
崦深應有寺,峰近恐通橋。為語前村叟,他時寄采樵。
:
郭步韫
萧萧木叶下园林,摇落偏惊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鬓改,愁多翻爱素帏深。
菊当九日凌霜健,虫避西风隐壁吟。正是夜来愁伏枕,谁家月下击清砧。
蕭蕭木葉下園林,搖落偏驚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鬓改,愁多翻愛素帏深。
菊當九日淩霜健,蟲避西風隐壁吟。正是夜來愁伏枕,誰家月下擊清砧。
明代:
谢肃
黄栋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对两峰青。云浮鲁观无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临流方叹逝,醉翁行路巳劳形。亦知仁者偏多寿,何必丹丘住福庭。
黃棟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對兩峰青。雲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遊子臨流方歎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
弘历
穿林破秋烟,搴萝湿晓露。云中峰态幻,雨后溪声怒。
静室聊可憩,赏心于此遇。既欣笔砚随,便令座席布。
穿林破秋煙,搴蘿濕曉露。雲中峰态幻,雨後溪聲怒。
靜室聊可憩,賞心于此遇。既欣筆硯随,便令座席布。
唐代:
归仁
一百八十首,清泠韵可敲。任从人不爱,终是我难抛。
桂魄吟来满,蒲团坐得凹。先生声价在,寰宇几人抄。
一百八十首,清泠韻可敲。任從人不愛,終是我難抛。
桂魄吟來滿,蒲團坐得凹。先生聲價在,寰宇幾人抄。
:
陈永正
烟花频梦昨年妆,觉后还疑玉在床。婉娩含情宵欲尽,当时犹恨未清狂。
煙花頻夢昨年妝,覺後還疑玉在床。婉娩含情宵欲盡,當時猶恨未清狂。